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用好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做好调查研究这一“基本功”,推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大兴调查研究重要意义?本期邀请三位干部学者从领袖垂范、哲学逻辑、党史回眸等角度谈认识体会。
【领袖垂范】跟着习近平总书记学调研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方略,强烈感知调查研究是总书记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总书记是调查研究的实践楷模、理论大家。
身体力行,把调查研究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法。亲临一线调研、跑遍工作辖区,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高度自觉、工作习惯和铁定规矩。在正定、宁德、浙江、上海任职期间,他都做到了自己所提出的“当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当市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乡镇,当省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县市区。”担任总书记后,他的调研范围遍及全国各地,内容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各个方面。
以调研开新局、破难题、推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这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善于以调查研究来谋事成事,达到精准号脉、精准执政的最有力注解。比如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他走遍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提出精准扶贫战略。在顶层谋划上,深入京津冀调研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设立雄安新区。在发展战略上,赴福建、江苏调研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赴重庆调研提出新发展理念,考察长江沿线提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思想。
用调研带班子、察干部、树新风。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任省委书记时,创造了以个人工作的“调研开局”带动省委常委班子“调研开路”的工作格局。到中央工作后,多次开会研究、作出批示,部署全党大兴调查研究。总书记把调查研究作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切入点和重要环节。党的十九大闭幕后第3天就研究部署进一步改进调查研究、驰而不息纠“四风”。总书记也以自己轻车简从、减少陪同、作风深入的调查研究为各级领导干部树立了光辉典范,作出了示范表率。
论述丰富,完整构建新时代党的调查研究理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既继承又原创性地赋予了调查研究更深刻的内涵、更全面的功能和更高层级的性质挖掘。比如,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而且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指出调研的效用是“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正确的贯彻落实同样也离不开调查研究”;调研重点是“基层、群众、重要典型和困难的地方”;调研作风“要坚持到群众中去、到实践中去”“不能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一得自矜、以偏概全”。
(湖南省直机关工委 杨立勇)
【哲学逻辑】深刻认识和把握调查研究的哲学逻辑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科学工作方法,深刻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完成的。在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历程中,调查研究发挥了“谋事之基、成事之道”的重要作用,有着丰富的哲学意蕴和理论逻辑。
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重视调查研究的理论之“基”,为调查研究提供理论指导。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最基本、最核心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遵循这一认识,我们党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始终从客观实际出发制定政策、推动工作。“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是从实践到理论、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深刻现实运动,离不开调查研究这个有效途径。大兴调查研究,就是要坚持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准确把握客观实际,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辩证统一,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群众观点是我们党重视调查研究的理论之“体”。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调查研究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坚持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主体。正如总书记所强调,“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源泉,也是检验和深化我们认识的根本所在。调查研究成果的质量如何,形成的意见正确与否,最终都要由人民群众的实践来检验。”要想弄清事物的全貌、把握问题的本质,调查研究的材料必须来自人民,只有深入到人民群众当中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才能获取真实、可信的现实材料。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党重视调查研究的理论之“翼”,通过对问题的研究解决体现“基”的指导和实现对“体”的支撑。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在于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科学方法,体现了我们党学习和掌握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坚持直面矛盾并运用矛盾相辅相成的特性,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推动事物发展。大兴调查研究,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入山问樵、入水问渔”,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善于处理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在权衡利弊中趋利避害、作出最为有利的战略抉择。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一研究部副编审 胡晓青)
【党史回眸】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
重视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的优势和传统。100多年来,党始终将调查研究作为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和改造世界的重要途径,原创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观点,有力推动了调查研究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为党不断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提供了有力支撑。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并专门谈及“调查的技术”。其领导开展的寻乌调查、兴国调查、长冈乡调查、才溪乡调查等成为党调查研究的光辉典范。1941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由毛泽东同志起草的《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强调调查研究是决定政策的基础,并决定设置调查研究机关,对于在全党范围内兴起调查研究热潮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面对艰巨的建设任务和复杂的国际形势,党坚持调查研究,为走自己的路奠定了坚实基础。1956年,毛泽东等主要领导同志进行了一次比较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毛泽东同志作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成为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开端。20世纪60年代初,毛泽东同志三次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认为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没有把握就不要下决心”。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调查研究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基础。邓小平同志关于改革开放的一系列决策都是建立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的,他提出,“先作调查研究,然后才有发言权”;如果离开调查研究,“任何天才的领导者也不可能进行正确的领导”。江泽民同志则强调,“坚持做好调查研究这篇文章,是我们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胡锦涛同志也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一些重要问题,开展系统的调查研究”,且“调查研究要讲究方式方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和弘扬党重视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率先垂范、亲力亲为,为全党注重调研、勤于调研、善于调研树立了榜样。比如,为了起草好“十四五”规划建议,总书记多次深入地方考察调研,访农家、进企业,察民情、问良策。仅2020年7月到9月,总书记就亲自主持召开7场专题座谈会,听取各领域各阶层人士意见建议。
(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王栋)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杂志》2023年第07期